东城、西城是北京城的中心地带,它辖盖了原北京城的内城地区及城区边缘地带,是北京最具代表性、最具人文景观的地区。
元代,以三海水域为中心兴建大都城,紧傍什刹海东岸为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位置,以什刹海东西两岸的距离作为全城宽度的半数,修建了四面城墙。城内共设43坊(相当于今日街道办事处),东城区内就有保大、明照、澄清等16坊,西城区则有阜财、金城、集庆等19坊。大都城中街道非常整齐,由南北和东西走向的胡同构成规则的棋盘型。请看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中描绘的大都胡同:
“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则。大体上,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,直达城墙根。一个人若登城站到城门上,朝正前方远望,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。城内的公共街道两侧,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……新都的中央,耸立着一座高楼,上面悬着一口大钟,每夜鸣钟报时。第三次钟响后,任何人不得在街上行走。”
钟鼓楼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中心,这里设有米市、面市、缎子市、帽子市、鸭鹅市、珠子市、铁市等。东四牌楼、西四牌楼也是买卖兴隆之处,东西两庙隆福寺和护国寺是东西两城著名的庙市,也是人文文化的集中体现处。
明、清两朝对元大都实行了缩北拓南的措施,并在元大都南墙遗址上修建起东西向的长街(今之东西长安街),明嘉靖年间修筑了简朴实用的北京外城城墙。
明代的政治中心在东城一带,这里有规模浩大、气势恢宏的紫禁城,中央政权机构则集中在皇宫正门承天门(天安门)的南侧,其中户部、吏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工部、钦天监、宗人府、太医院列于宫廷广场的东部,这些部门主要掌管休养生息事宜,包括官吏任命、赋税、户口等,故有“东边掌生”之说。而刑部、五军都督府、锦衣卫等掌握着全国杀伐大权及刑狱衙门则设在广场的西部,因而又有“西边掌死”之说。
清代的《天咫偶闻》一书载:“京师有谚云:东富西贵,盖贵人多住西城,而仓库皆在东城。”这是指当时东城朝阳门、东直门内外粮仓众多,有的已成为了胡同名称,如海运仓、北新仓、新太仓等,一些富商大贾及殷实人家多居于此,表面显得很富有;而西城的什刹海周围,西四以及西单迤北有许多王府,住着清朝的显贵,因而俗传“西贵”。但是到了民国初年,情况又有了变化,当时军阀混战,政局不稳,真个是“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”,那些夺得实权的达官显贵大部分选择在日渐繁华的东城居住,尤其是朝阳门里、东四、王府井、景山东部,陆续出现了许多东西合璧的建筑,即标新立异又富丽堂皇,加之门卫森严,一时变得十分显赫,而一些商人则西移至西四、西单西南部,使丰盛胡同、辟才胡同、宣武门内大街一带显出了“富相”,变成了“东贵西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