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传统建筑所用的砖瓦材料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、品种繁多。这些材料多为手工制作,经砖瓦窑PEI烧而成,外形比较粗糙。但传统建筑的墙体摆砌却十分考究,有干摆、丝缝等多种,对砖料的精度要求很高。为适应墙体摆砌的需要,要对砖料预先进行加工。
四合院常用的砖料有停泥砖(分大、小停泥砖)、方砖(有尺二、尺四、尺七等不同规格)、开条砖、四顶砖等等。需加工的种类主要有摆砌墙身用的停泥砖,墁地用的方砖,做盘头、博缝、戗檐用的檐料砖,屋脊上用的脊料砖,以及影壁檐口、须弥座等处用的杂料砖等。
砖料加工是凭砍、磨等手段,将糙砖加工成符合尺度和造型要求的细料砖。现以干摆、丝缝墙所用的砖料为例简要介绍如下:首选根据墙体尺寸和做法(如XI头宽度、山墙进深等),定出所需要砖料的尺寸(长短薄厚都应小于糙砖尺寸),砍出“官砖”(标准砖),并按“官砖”尺寸定出制子(确定砖尺寸的简易度量工具)。砍砖程序:①先将看面用刨子铲平并用磨头磨平;②沿一侧画出直边,用扁子和敲手将多余部分铲去,称为“打扁”;③在打扁的基础上用斧子进一步进行劈砍,此工序称“过肋”过肋时要在侧面留出“包灰”;④以砍磨过的直边为准,用制子、平尺在另一侧画线、打直、打扁、过肋,并在后口留出包灰;⑤截一头,在砖的一头用90°角尺画出直线,用扁子和敲手打去多余部分,然后用斧子劈砍,过肋并留出包灰;⑥以截好的头为准,用制子和角尺画线,截另一头,并进行同样加工。经过这一系列程序,一块用于干摆(或丝缝)的砖料即加工完毕,因这种砖料的加工须动五个面,所以又称“五扒皮”砖加工的内容很庞杂,用于不同部位的砖料,其加工程序和方法均不相同。关于这方面的内容,《古建园林技术》杂志总第1、2期刊有程万里的文章《古建砖料及加工技术》,刘大可《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》一书中亦有详细介绍,在此不复赘述。
(二)灰浆调制
传统古建筑瓦石工程所用灰浆种类繁多,有“九浆十八灰”之说。按灰的泡制方法分,有泼浆灰(经水泼过的生石灰过细筛后共同发涨而成)。按灰内掺和麻刀的程度分,则有素灰(灰内无麻刀)、大麻刀灰(灰与麻刀重量比为100:5)、中麻刀灰(灰与麻刀重量比为100:4)、小麻刀灰(灰与麻刀重量比为100:3,且麻刀较短)。按灰的颜色分则有纯白灰、月白灰(泼浆灰加水或加清浆搅拌,必要时加麻刀)、葡萄灰(即红灰,泼灰加红土或氧化铁红)、黄灰(泼灰加金土或地板黄)。按用途分,则可有驮背灰、扎缝灰、抱头灰、节子灰、熊头灰、花灰、护板灰、夹垄灰、裹垄灰等。因用途不同,灰浆中还可加添加剂,挑出浆米灰、油灰、纸筋灰、砖面灰、青浆、桃花浆、烟子浆、红土浆、包金土浆、江米浆等。这些灰浆,要根据不同部位的不同用途,事先进行调制。